2008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同意筹建国家茧丝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的批复》(国质检科[2008]630号)(见附件1),批准在原山东省Det365检验局的基础上筹建国家茧丝绸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东)(以下简称国家茧丝绸中心);经过2年多的建设和运行,2011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成立国家茧丝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的通知》(国质检科联[2011]306号)(见附件2),正式批准国家茧丝绸中心成立。2021年7月15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及其所在法人单位资质认定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市监检测发【2021】55号文的要求,中心名称更改为“国家茧丝绸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山东)”
一、基本概况
国家茧丝绸中心占地面积4000m2,实验室总面积1900m2。其中恒温恒湿室面积252 m2,检测地址分别位于经二路343号和济南市二环北路8666号。中心现有仪器设备105台套,设备总值516.3万元。
二、人才队伍情况
国家茧丝绸中心重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现有员工43人,其中管理人员24人,检验人员19人;博士2人,硕士10人,本科20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 7人,中级10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74.4%和41.9%。
三、科研水平
国家茧丝绸中心目前有1人为全国家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巾分类副秘书长,5人次在全国相关专业标委会及工作组担任委员,1人为团体标准委员会委员。
国家茧丝绸中心成立以来,已取得科研成果19项,其中参与完成的《蚕茧缫丝检测仪研制》获国家质监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桑蚕茧自动静态煮茧技术与检测设备运行检查系统开发研究》获国家质监总局“科技兴检”三等奖;牵头或参与制修订《桑蚕干茧》、《桑蚕干茧试验方法》等标准12个,完成桑蚕干茧公检缫剩茧标准样照研制工作;连续十年承接干茧公检缫丝设备运行期间核查用标准样品制备工作;在《中国纤检》等各类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
四、业务运行情况及技术水平
国家茧丝绸中心目前实验室规模和干茧、生丝类产品检验技术水平在国内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全国纤监系统茧丝质量的检验检测培训了90%以上的检验人员,多次在全国性的茧丝技术交流比对活动中荣获优胜单位荣誉称号,多人次多项目在比赛中荣获优秀个人奖。历年来受中国Det365质量监测中心委托,参与茧丝检验工作管理、茧丝公检监督抽验、茧丝质量监测试点、茧丝全国茧丝实验室设备运行状况检查培训、茧丝实验室公检质量现场监督检查等工作。
国家茧丝绸中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桑蚕干茧检验3000余批(6.5万吨)、生丝检验4000余批(2400吨),公检量名列全国前茅。中心在做好检验检测工作的同时,积极扩大公检结果有效性的应用,强化服务意识,依托检测技术平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靶向施策,积极开展茧丝质量监测试点行动等,为地方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技术支撑作用。